文章
怎么知道是否缺乏水溶性维生素,如何进行化验诊断怎么知道是否缺乏水溶性维生素,如何进行化验诊断
维生素的发现是科学家对医学的一大贡献,解决了曾经一度困惑人们的某些观点,澄清了原以为有毒物质或有传染性物质导致疾病的错误看法。所以,维生素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同样重要,它是维持机体正常功能的必需营养素。
那么了解和掌握自己是否缺乏维生素呢?一方面是对照缺乏症状进行自我核查,并进行膳食营养计算相互印证;另一方面就是进行医学化验诊断,但我们也必须知道,医学化验仍未能对所有维生素是否缺乏形成全部答案。下面我们就医学上已经有部分定论的水溶性维生素的化验诊断进行一个阶段性总结。
顾名思义,水溶性维生素溶于水。因此绝大多数可以通过尿液检测或血液检测或血液中酶的的活力检测确定其营养状况,检测方法见下表:
维生素 | 化验检测方法 | 评价 |
B1 |
1、尿液检测: ①成人一次口服5毫克VB1,测定4小时尿液排出总量:>200微克为正常;100~200微克为不足;<100微克为缺乏; ②或者取成人任意一次尿液检测其VB1/肌酐的比值:>66正常;27~65为不足;<27为缺乏。 (原因是肌酐排出速率恒定,不受尿量影响。相当于用1克肌酐中的尿中排出多少VB1来评价营养状况) |
受偶然膳食摄入VB1数量影响较大,客观性不强。 |
2、红细胞转酮醇酶活力系数(ETK-AC)或TPP效应法:TPP>16%为不足;TPP>25%为缺乏。 (血液中VB1绝大多数以TPP形式存在于红细胞中,并作为转酮醇酶辅基发挥作用,该酶活力的大小与血液中VB1的浓度密切相关。故可通过体外加TPP与不加TPP时红细胞中转酮酶活力的变化反应营养状况。通常用两者的活力之差占基础活性的百分率即ETK-AC或称TPP效应来表示) |
由于VB1缺乏早期转酮醇酶活性就已下降,该方法成为目前广泛采用的可靠方法。 | |
B2 |
1、尿液检测: ①成人一次口服5毫克VB2,测定4小时尿液排出总量:800~1300微克为正常;400~799微克为不足;<400微克为缺乏; ②或者取成人任意一次尿液检测其VB2/肌酐(μg/g)的比值:80~269为正常;27~79为不足;<27为缺乏。 (原因是肌酐排出速率恒定,不受尿量影响。相当于用1克肌酐中的尿中排出多少VB2来评价营养状况) |
受膳食偶然性影响较大 |
2、全血谷胱甘肽还原酶活力系数(GR-AC)法:GR-AC<1.2为充裕;GR-AC1.2~1.5为正常;GR-AC1.51~1.8为不足;GR-AC>1.8为缺乏 (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力大小可准确反应组织VB2的营养状况,去末梢血样,加入一定量的底物谷胱甘肽,测定加与不加FAD(活性型维生素B2)时还原型谷胱甘肽的生成量,以二者的比值来评价VB2的营养状况) |
相对可靠 | |
B6 |
1、色氨酸负荷试验: 按0.1克/公斤体重服用色氨酸,测定24小时尿中黄尿酸排出量,计算黄尿酸指数(XI)=24小时尿中黄尿酸排出量(mg)/色氨酸给予量(mg):0~1.5正常;>12不足 |
|
2、血浆PLP含量:14.6~72.9毫摩尔/升为正常;<14.6可能不足。 |
由于蛋白质摄入增加、碱性磷酸酶升高,吸烟以及年龄增长都可导致该指标降低,所以测定结果应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 |
B12 |
1、血清全转钴胺素Ⅱ指标:血清全转钴胺素Ⅱ是一种把维生素B12释放到所有DNA合成细胞的循环蛋白质,约含血清VB12的20%,在血清中的半衰期仅为6分钟。一般以29.6pmol/L定为VB12负平衡,用于VB12 负平衡早期; 2、血清全结合卟啉(B12结合卟啉):结合卟啉是循环中VB12的储存蛋白质,约占血清VB12的80%。血清全结合卟啉与肝脏VB12的储存相平衡,110pmol/L表示肝脏VB12储存缺乏,进入VB12 缺乏第二期; 3、脱氧尿嘧啶抑制试验:当骨髓细胞或淋巴细胞的DNA合成降低时该试验出现异常。用于VB12缺乏第三期。 |
前三者分早期、第二期、第三期检测指标 |
4、血清VB12浓度:<1.1pmol/L 表明缺乏。 |
后二者为未分期检测指标 |
|
5、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甲基丙二酸含量增高:VB12缺乏。 |
||
C |
1、负荷试验: 一般口服500毫克VC,收集4小时尿液VC的排出总量:>10毫克为正常;<3毫克为缺乏 |
|
2、血浆VC含量:吸收后的VC与体池迅速达到平衡。 |
该法为常用方法 | |
3、白细胞中VC浓度:可以反映机体贮存水平。 |
|
|
叶酸 |
1、血清叶酸含量:11.3~36.3nmol/L为正常;<6.8nmol/L为缺乏 |
反映近期叶酸摄入情况 |
2、红细胞叶酸含量:<318nmol/L 为缺乏 |
反映体内叶酸储存情况 | |
3、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当VB6与VB12营养状况适宜时,可作为反映叶酸的敏感和特异指标。血中叶酸水平降低时,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会升高。当>16μmol/L 表明叶酸缺乏 |
|
|
4、组氨酸负荷试验:亚胺甲基谷氨酸是组氨酸转化为谷氨酸的中间产物,当叶酸减少时,亚胺甲基谷氨酸缺乏一碳单位的传递而不能转化为谷氨酸会尿液排出量增加。口服组氨酸负荷剂量18小时或24小时监测尿中亚胺甲基谷氨酸排出量即可确定叶酸是否缺乏。 |
|
|
烟酸 |
1、2-吡啶酮/N1-MN比值(正常情况下成人尿中烟酸的代谢产物N1-MN占20%~30%,2-吡啶酮占40%~60%。当烟酸摄入不足时,2-吡啶酮在缺乏症出现之前便消失):1.3~4.0为正常;<1.3表明潜在缺乏 |
该指标受蛋白质摄入水平影响较大,使用时应慎重 |
2、尿负荷试验:口服50毫克烟酸4小时尿N1-MN排出量<2.5毫克为不足 |
|
|
3、N1-MN/肌酐(mg/g)指标:去任意一次尿作检测,N1-MN/肌酐-1.6~4.2为正常;0.5~1.59为不足;<0.5为缺乏 |
|
|
生物素 |
1、生物素和3-巯基异戊酸排泄评价:生物素不足时,尿排出异常减少,同时尿排出3-巯基异戊酸会明显增加 |
目前没有公认的评价指标 |
2、血浆生物素浓度:人体血浆生物素的生理浓度在 0.1~100nmol/L 之间。 |
受多种因素影响,且该指标不灵敏 | |
3、血浆脂质中的奇数链脂肪酸组成:奇数链脂肪酸的积累被认为是丙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的结果 |
该指标利用价值待确定 | |
泛酸 |
1、尿排出量:<1mg/d 为摄入不足或缺乏 |
|
2、全血泛酸水平:2mg/L左右正常;<1mg/L 缺乏或不足 |
|
|
3、血清或血浆泛酸浓度:泛酸的血浆浓度比全血浓度要低得多,且与全血浓度无相关性 |
不能完全反映泛酸的营养状况 | |
4、血红细胞中泛酸含量:与全血泛酸浓度呈高度相关性,与尿泛酸排出量无相关性,目前还不清楚血红细胞泛酸正常值 |
结语:鉴于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多出部分会随尿液排出,其膳食摄入量也随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变化处于变化状态,所以,尿液检测和血液检测作为辅助手段仅供参考之用,建议以缺乏症状作为判别依据可能会对我们改进饮食模式和生活方式更有意义。
注:如果您希望咨询相关减肥、排毒、慢性病调理、孕产保健等问题,请咨询预约。
1、凡云健康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诺;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图片侵权等问题,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